文化中国行丨龙舟竞渡海甸溪
文化中国行丨龙舟竞渡海甸溪
文化中国行丨龙舟竞渡海甸溪75载奋进路(lù) 自贸扬帆新(xīn)征程——庆祝海南解放75周年高质量发展巡礼
昌江加快推动绿色可(kě)持续高质量发展
山海黎乡绿意(lǜyì)浓 澎湃发展新动能
■ 海南日报全(quán)媒体记者 刘梦晓 刘阳秀 通讯员 黄海玲
海南(昌江)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内,动能持续释放,核电(hédiàn)与光伏产业为高质量发展(fāzhǎn)注入澎湃动力;
霸王岭苍翠的热带雨林筑起生态屏障,昌化江水清岸绿(lǜ);
县城街巷焕然一新,文明新风吹拂黎乡大地(dàdì),群众(qúnzhòng)素养与城市品质同步提升,全域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,今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(wénmíngchéngshì)荣誉称号……
在海南岛西部山海相拥之处,昌江黎族自治县正以强劲的经济脉动(màidòng)、坚实(jiānshí)的生态(shēngtài)屏障与日益提升的文明风尚,描绘着一幅绿色发展的崭新图景。昌江,这片古老(gǔlǎo)而年轻的黎乡热土,正以其经济、生态、文明的和谐交响,谱写现代化建设的华彩乐章。
航拍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“十里画廊”。 (资料图(tú))
紧抓项目提(tí)效率 经济发展更高效
近日,在海钢绿色循环产业园(chǎnyèyuán)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,多台大型(dàxíng)机械往来作业,数十名工人抓紧铺设管道和浇筑涵洞混凝土,现场格外(géwài)繁忙。
“到目前为(wèi)止,已经完成了(le)土石方工程施工,现阶段正在进行地下管网施工,预计在6月上旬全部完成,8月底完成路面及交安施工,9月20日投入使用。”海南海钢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(yǒuxiàngōngsī)项目负责人刘凯介绍,海钢绿色循环(xúnhuán)产业园是海钢集团重点推进的投资开发项目,定位为建设集大宗(dàzōng)工业固废综合利用、再生资源精深加工、中试科技研发推广、清洁(qīngjié)能源产业培育等为主业的绿色循环产业示范园区,致力于(zhìlìyú)打造海南自贸港百亿级资源循环产业集群。
产业园(chǎnyèyuán)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路网建设为主体,自2024年12月(yuè)开工建设以来,海钢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(de)前提下,争分夺秒推进工程进度。
据(jù)了(le)解,今年一季度,投资和土石方工程开挖与回填工作均提前(tíqián)超额完成,占项目工程总量的40%,为全力保障(bǎozhàng)产业招商项目入园奠定了良好基础。二季度主要是施工雨水管、污水(wūshuǐ)管、雨水箱涵施工,现阶段(xiànjiēduàn)已全面进入地下管网施工,施工方将赶在雨季来临前,抓紧推进各项工作,力争二季度全部完成地下管网施工,确保9月底实现功能性通车。
在华润水泥(昌江)有限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及危废项目,工人们熟练操作(cāozuò)吊车,进行爬梯运送与安装(ānzhuāng),稳步推进厂房封顶作业,一派繁忙景象。不远处的碳中(zhōng)和研发平台项目施工现场同样热火朝天,工程车辆(chēliàng)往来(wǎnglái)穿梭,施工人员各司其职,有序开展组建、清扫等工作,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。
项目(xiàngmù)(xiàngmù)建设是推动(tuīdòng)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强劲支撑。一直以来,昌江全县上下在(zài)项目建设中拼速度、拼作风、拼成效,加快推进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、重大交通项目、农业项目等建设进度,以重点项目建设“加速度”,全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。
4月16日,“玲龙一号(yīhào)”全球(quánqiú)首堆首台主泵成功吊装。 海南核电有限公司供图
久久为功护环境(huánjìng) 生态底色更亮丽
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,这座高植被覆盖率的城市(chéngshì),亦(yì)在生态建设层面持续加力。当前(dāngqián),昌江正大力建设“无废城市”,持续推动传统工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,生态保护成效已经显现。
近日,在昌江植树娘子军纪念馆内(nèi),“植树娘子军”带头人陶凤交(táofèngjiāo)正在为市民游客讲述团队30余年来的植树经历。
“以前治沙是(shì)为了活下去,现在是为了让子孙活得更好。树要种,生态的观念更要‘种’下去。”陶凤交说。作为“植树娘子军”团队带头人,她30余年如一日坚持植树造林(zhíshùzàolín),带领(dàilǐng)姐妹们在海边种下近600万株树,在流沙地“缝补”出一片片(yīpiànpiàn)绿洲。如今(rújīn),历经生态蝶变的棋子湾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度假区,而“不畏艰难、勇于创新(yǒngyúchuàngxīn)”的“植树娘子军”创造“绿色奇迹”的故事广为流传。陶凤交也先后(xiānhòu)荣获“中国生态文明先进个人”“全国劳动模范”等荣誉称号。
昌江棋子湾海洋牧场(mùchǎng)人工鱼礁建设项目于今年1月竣工。图为工作人员在现场投放海上警示浮标。昌江融(róng)媒体中心供图
从一棵树到(dào)一片海防林,从一个人到一代人,“植树娘子军”用行动践行了生态文明理念,诠释了时代的(de)使命(shǐmìng)与担当。陶凤交介绍,目前(mùqián)正在准备组建“银发宣讲团”,引导更多人加入到守护生态环境的行列。
今年一季度,该县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优良(yōuliáng),地表水、空气质量、声环境等多项核心指标达标率均为(wèi)100%。在生态保护与(yǔ)治理上久久为功,为高质量发展绘就了亮丽的生态底色。
值得一提的是,昌江还注重提升青少年对生物(shēngwù)多样性保护的认知,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中来(zhōnglái)。
在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天,昌江在霸王岭学校开展(kāizhǎn)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“万物共生(gòngshēng) 和美永续”主题活动(huódòng),吸引众多学生参观。
在科普展览区,工作人员通过一系列图文并茂的(de)展板和宣传册,向(xiàng)学生们介绍了“什么是生物(shēngwù)多样性(duōyàngxìng)和生态系统”“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”等主题内容,深入讲解了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、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措施,帮助同学(tóngxué)们加深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。
“保护动物是每一个人的责任。作为小学生,生活中要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,不要捕捉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,让地球上的生物更加丰富。”霸王(bàwáng)岭学校五年级(wǔniánjí)学生陈显源表示主题活动(huódòng)内容十分有意义。
凭借优良(yōuliáng)的生态环境,昌江得以打造“春赏木棉红、夏品芒果香、秋游棋子湾、冬登霸王岭”的全域全季全时旅游(lǚyóu)品牌。2024年,昌江全县(quánxiàn)总接待游客283.26万人次、同比(tóngbǐ)增长10.9%;旅游总花费累计16亿元、同比增长11.8%,接待游客及旅游收入创历史(lìshǐ)新高。
全民参与共建(gòngjiàn)忙 文明家园更宜居
5月23日,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,昌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(chéngshì)称号。对于“文明”二字的书写,昌江用足(zú)笔墨,发动全民参与,将文明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城市建设更具(gèngjù)深度、广度、温度,一座(yīzuò)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城风貌呈现眼前。
昌江排岸村稻田旁,木棉花(mùmiánhuā)盛开。 特约记者 蒋聚荣 摄
具体来看,昌江(chāngjiāng)通过建立“党政主导、部门协同、全民参与”指挥体系,实行了“网格化+清单化”联勤联动工作机制,并由(yóu)县级负责人包联重点(zhòngdiǎn)区域,常态(chángtài)化督办,不断深化体制改革,从根本上有效解决问题。
石碌镇城北社区是昌江综治中心基层实践(shíjiàn)的典范,2023年(nián)入选(rùxuǎn)海南省首批基层治理创新(xīn)试验区,202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。昌江以城北社区为试点,探索出“网格化+微治理”新模式,让社区成为平安建设的“前哨站”。
“一级网格(wǎnggé)由专职网格员和微网格员组成,二级网格由‘两委’干部(gànbù)组成,三级网格由社区(shèqū)民警组成。通过三级网格体系,我们可以较好地化解各(gè)类型矛盾纠纷,把综治工作做好(zuòhǎo)。”石碌镇城北社区党支部书记王锐说,该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,整合资源打造引导受理区与多元化解区,设置调解室、心理咨询室等,实现矛盾纠纷多元调解。
昌江还创新“清单积分(jīfēn)制”移风易俗激励机制,提升居民(jūmín)参与意识,从“要我干”到“我要(wǒyào)干”,令全国文明(wénmíng)城市创建工作深入人心。通过打造“模范一条街”、依托榜样力量带动市民素质提升,以“传统文化+文明实践”为主线,举办各类(gèlèi)公益文化活动,实现文化传承与文明培育双赢。
如今,在昌江的不少(bùshǎo)社区、村庄,居民们积极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,并主动参与到社区、村庄的治理中(zhōng),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(shēnghuó)方式,以实际行动共建文明家园。
昌江还以“创建为民(wèimín)、创建靠民、创建惠民”为宗旨,格外注重人居环境体验(tǐyàn)感。通过聚焦(jùjiāo)“急难愁盼”,实施老旧小区改造、农贸市场升级、无障碍设施建设等工程,整治“飞线充电”等安全隐患,设立“门前三包”红黑榜,增设停车位、便民(biànmín)流动摊位,广泛(guǎngfàn)展开民生服务,让文明之城更具温度。
半山半海是昌江(chāngjiāng),这片山海相依的热土,正以其对高质量发展的执着追求、对绿水青山的坚定(jiāndìng)守护、对文明风尚的精心培育,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壮阔征程中,铺展出一幅经济繁荣(jīngjìfánróng)、生态优美、社会和谐的动人画卷。奋进的足音、绿色的律动、文明的芬芳,共同汇聚成昌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、实现绿色发展的时代(shídài)强音,一个更具活力(huólì)、更富魅力、更有温度的昌江,正自信地绽放于琼西大地(dàdì)。
(海南日报石碌5月29日电(rìdiàn))

75载奋进路(lù) 自贸扬帆新(xīn)征程——庆祝海南解放75周年高质量发展巡礼
昌江加快推动绿色可(kě)持续高质量发展
山海黎乡绿意(lǜyì)浓 澎湃发展新动能
■ 海南日报全(quán)媒体记者 刘梦晓 刘阳秀 通讯员 黄海玲
海南(昌江)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内,动能持续释放,核电(hédiàn)与光伏产业为高质量发展(fāzhǎn)注入澎湃动力;
霸王岭苍翠的热带雨林筑起生态屏障,昌化江水清岸绿(lǜ);
县城街巷焕然一新,文明新风吹拂黎乡大地(dàdì),群众(qúnzhòng)素养与城市品质同步提升,全域文明建设取得新突破,今年获得全国文明城市(wénmíngchéngshì)荣誉称号……
在海南岛西部山海相拥之处,昌江黎族自治县正以强劲的经济脉动(màidòng)、坚实(jiānshí)的生态(shēngtài)屏障与日益提升的文明风尚,描绘着一幅绿色发展的崭新图景。昌江,这片古老(gǔlǎo)而年轻的黎乡热土,正以其经济、生态、文明的和谐交响,谱写现代化建设的华彩乐章。

航拍昌江黎族自治县王下乡“十里画廊”。 (资料图(tú))
紧抓项目提(tí)效率 经济发展更高效
近日,在海钢绿色循环产业园(chǎnyèyuán)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施工现场,多台大型(dàxíng)机械往来作业,数十名工人抓紧铺设管道和浇筑涵洞混凝土,现场格外(géwài)繁忙。
“到目前为(wèi)止,已经完成了(le)土石方工程施工,现阶段正在进行地下管网施工,预计在6月上旬全部完成,8月底完成路面及交安施工,9月20日投入使用。”海南海钢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(yǒuxiàngōngsī)项目负责人刘凯介绍,海钢绿色循环(xúnhuán)产业园是海钢集团重点推进的投资开发项目,定位为建设集大宗(dàzōng)工业固废综合利用、再生资源精深加工、中试科技研发推广、清洁(qīngjié)能源产业培育等为主业的绿色循环产业示范园区,致力于(zhìlìyú)打造海南自贸港百亿级资源循环产业集群。
产业园(chǎnyèyuán)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以路网建设为主体,自2024年12月(yuè)开工建设以来,海钢产业园投资开发有限公司在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生产的(de)前提下,争分夺秒推进工程进度。
据(jù)了(le)解,今年一季度,投资和土石方工程开挖与回填工作均提前(tíqián)超额完成,占项目工程总量的40%,为全力保障(bǎozhàng)产业招商项目入园奠定了良好基础。二季度主要是施工雨水管、污水(wūshuǐ)管、雨水箱涵施工,现阶段(xiànjiēduàn)已全面进入地下管网施工,施工方将赶在雨季来临前,抓紧推进各项工作,力争二季度全部完成地下管网施工,确保9月底实现功能性通车。
在华润水泥(昌江)有限公司水泥窑协同处置飞灰及危废项目,工人们熟练操作(cāozuò)吊车,进行爬梯运送与安装(ānzhuāng),稳步推进厂房封顶作业,一派繁忙景象。不远处的碳中(zhōng)和研发平台项目施工现场同样热火朝天,工程车辆(chēliàng)往来(wǎnglái)穿梭,施工人员各司其职,有序开展组建、清扫等工作,全力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。
项目(xiàngmù)(xiàngmù)建设是推动(tuīdòng)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和强劲支撑。一直以来,昌江全县上下在(zài)项目建设中拼速度、拼作风、拼成效,加快推进清洁能源高新技术产业园、重大交通项目、农业项目等建设进度,以重点项目建设“加速度”,全力促进社会经济发展。

4月16日,“玲龙一号(yīhào)”全球(quánqiú)首堆首台主泵成功吊装。 海南核电有限公司供图
久久为功护环境(huánjìng) 生态底色更亮丽
着力推动经济发展过程中,这座高植被覆盖率的城市(chéngshì),亦(yì)在生态建设层面持续加力。当前(dāngqián),昌江正大力建设“无废城市”,持续推动传统工业向绿色低碳方向转型,生态保护成效已经显现。
近日,在昌江植树娘子军纪念馆内(nèi),“植树娘子军”带头人陶凤交(táofèngjiāo)正在为市民游客讲述团队30余年来的植树经历。
“以前治沙是(shì)为了活下去,现在是为了让子孙活得更好。树要种,生态的观念更要‘种’下去。”陶凤交说。作为“植树娘子军”团队带头人,她30余年如一日坚持植树造林(zhíshùzàolín),带领(dàilǐng)姐妹们在海边种下近600万株树,在流沙地“缝补”出一片片(yīpiànpiàn)绿洲。如今(rújīn),历经生态蝶变的棋子湾已成为远近闻名的旅游度假区,而“不畏艰难、勇于创新(yǒngyúchuàngxīn)”的“植树娘子军”创造“绿色奇迹”的故事广为流传。陶凤交也先后(xiānhòu)荣获“中国生态文明先进个人”“全国劳动模范”等荣誉称号。

昌江棋子湾海洋牧场(mùchǎng)人工鱼礁建设项目于今年1月竣工。图为工作人员在现场投放海上警示浮标。昌江融(róng)媒体中心供图
从一棵树到(dào)一片海防林,从一个人到一代人,“植树娘子军”用行动践行了生态文明理念,诠释了时代的(de)使命(shǐmìng)与担当。陶凤交介绍,目前(mùqián)正在准备组建“银发宣讲团”,引导更多人加入到守护生态环境的行列。
今年一季度,该县生态环境质量总体优良(yōuliáng),地表水、空气质量、声环境等多项核心指标达标率均为(wèi)100%。在生态保护与(yǔ)治理上久久为功,为高质量发展绘就了亮丽的生态底色。
值得一提的是,昌江还注重提升青少年对生物(shēngwù)多样性保护的认知,推动全社会共同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中来(zhōnglái)。
在5月22日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当天,昌江在霸王岭学校开展(kāizhǎn)2025年国际生物多样性日“万物共生(gòngshēng) 和美永续”主题活动(huódòng),吸引众多学生参观。
在科普展览区,工作人员通过一系列图文并茂的(de)展板和宣传册,向(xiàng)学生们介绍了“什么是生物(shēngwù)多样性(duōyàngxìng)和生态系统”“为什么要保护生物多样性”等主题内容,深入讲解了威胁生物多样性的主要因素、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措施,帮助同学(tóngxué)们加深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重要性的认识。
“保护动物是每一个人的责任。作为小学生,生活中要减少塑料制品的使用,不要捕捉受保护的野生动植物,让地球上的生物更加丰富。”霸王(bàwáng)岭学校五年级(wǔniánjí)学生陈显源表示主题活动(huódòng)内容十分有意义。
凭借优良(yōuliáng)的生态环境,昌江得以打造“春赏木棉红、夏品芒果香、秋游棋子湾、冬登霸王岭”的全域全季全时旅游(lǚyóu)品牌。2024年,昌江全县(quánxiàn)总接待游客283.26万人次、同比(tóngbǐ)增长10.9%;旅游总花费累计16亿元、同比增长11.8%,接待游客及旅游收入创历史(lìshǐ)新高。
全民参与共建(gòngjiàn)忙 文明家园更宜居
5月23日,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北京召开,昌江获得全国文明城市(chéngshì)称号。对于“文明”二字的书写,昌江用足(zú)笔墨,发动全民参与,将文明内化于心、外化于行,城市建设更具(gèngjù)深度、广度、温度,一座(yīzuò)宜居宜业宜游的新城风貌呈现眼前。

昌江排岸村稻田旁,木棉花(mùmiánhuā)盛开。 特约记者 蒋聚荣 摄
具体来看,昌江(chāngjiāng)通过建立“党政主导、部门协同、全民参与”指挥体系,实行了“网格化+清单化”联勤联动工作机制,并由(yóu)县级负责人包联重点(zhòngdiǎn)区域,常态(chángtài)化督办,不断深化体制改革,从根本上有效解决问题。
石碌镇城北社区是昌江综治中心基层实践(shíjiàn)的典范,2023年(nián)入选(rùxuǎn)海南省首批基层治理创新(xīn)试验区,2025年被评为全国文明单位。昌江以城北社区为试点,探索出“网格化+微治理”新模式,让社区成为平安建设的“前哨站”。
“一级网格(wǎnggé)由专职网格员和微网格员组成,二级网格由‘两委’干部(gànbù)组成,三级网格由社区(shèqū)民警组成。通过三级网格体系,我们可以较好地化解各(gè)类型矛盾纠纷,把综治工作做好(zuòhǎo)。”石碌镇城北社区党支部书记王锐说,该社区依托党群服务中心,整合资源打造引导受理区与多元化解区,设置调解室、心理咨询室等,实现矛盾纠纷多元调解。
昌江还创新“清单积分(jīfēn)制”移风易俗激励机制,提升居民(jūmín)参与意识,从“要我干”到“我要(wǒyào)干”,令全国文明(wénmíng)城市创建工作深入人心。通过打造“模范一条街”、依托榜样力量带动市民素质提升,以“传统文化+文明实践”为主线,举办各类(gèlèi)公益文化活动,实现文化传承与文明培育双赢。
如今,在昌江的不少(bùshǎo)社区、村庄,居民们积极开展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,并主动参与到社区、村庄的治理中(zhōng),树立文明健康的生活(shēnghuó)方式,以实际行动共建文明家园。
昌江还以“创建为民(wèimín)、创建靠民、创建惠民”为宗旨,格外注重人居环境体验(tǐyàn)感。通过聚焦(jùjiāo)“急难愁盼”,实施老旧小区改造、农贸市场升级、无障碍设施建设等工程,整治“飞线充电”等安全隐患,设立“门前三包”红黑榜,增设停车位、便民(biànmín)流动摊位,广泛(guǎngfàn)展开民生服务,让文明之城更具温度。
半山半海是昌江(chāngjiāng),这片山海相依的热土,正以其对高质量发展的执着追求、对绿水青山的坚定(jiāndìng)守护、对文明风尚的精心培育,在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壮阔征程中,铺展出一幅经济繁荣(jīngjìfánróng)、生态优美、社会和谐的动人画卷。奋进的足音、绿色的律动、文明的芬芳,共同汇聚成昌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、实现绿色发展的时代(shídài)强音,一个更具活力(huólì)、更富魅力、更有温度的昌江,正自信地绽放于琼西大地(dàdì)。
(海南日报石碌5月29日电(rìdiàn))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